此資料由徐國勳整理發佈
馬鈴薯(學名:Solanum tuberosum L.),屬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塊莖可供食用,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,僅次於小麥、稻穀和玉米。馬鈴薯又稱地蛋、馬鈴薯 、洋山芋等,茄科植物的塊莖。與小麥、稻穀、玉米、高粱並成為世界五大作物。
馬鈴薯主要生產國有中國、俄羅斯、印度、烏克蘭、美國等。中國是世界馬鈴薯總產最多的國家。
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,人工栽培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。
2015年,中國將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,推進把馬鈴薯加工成饅頭、麵條、米粉等主食,馬鈴薯將成稻米、小麥 、玉米外的又一主糧。
烹制方法
酸辣馬鈴薯,燒烤馬鈴薯,馬鈴薯丘比特,紅燒茄子馬鈴薯,馬鈴薯炒牛肉,馬鈴薯燉排骨,馬鈴薯濃湯,芝士焗馬鈴薯,咖喱馬鈴薯雞塊,馬鈴薯腊味飯
名稱由來
味甘、咸、性寒、無毒。
功效主治
主治寬中益氣,調和脾胃,消除脹滿,通大腸濁氣,清熱散血。
名字
馬鈴薯」因酷似馬鈴鐺而得名,此稱呼最早見於康熙年間的《松溪縣誌食貨》。中國東北、河北稱馬鈴薯,華北稱山藥蛋,西北和兩湖地區稱洋芋,江浙一帶稱洋番芋或洋山芋,廣東稱之為薯仔,粵東一帶稱荷蘭薯,閩東地區則稱之為番仔薯,在鄂西北一帶被稱為「馬鈴薯」。
英語potato來自西班牙語patata。據西班牙皇家學院稱,此西班牙詞彙由泰依諾語batata(紅薯)和克丘亞語papa(馬鈴薯)混合而來的[6]。在拉丁美洲,「馬鈴薯」的西班牙語用papa一詞。
形態特徵
草本。果實為莖塊狀,扁圓形或高15-80厘米,球形,無毛或被疏柔毛。莖分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。長圓形,直徑約3-10厘米,外皮白色,淡紅色或紫色。薯皮的顏色為白、黃、粉紅、紅、紫色和黑色,薯肉為白、淡黃、黃色、黑色、青色、紫色及黑紫色。
鬚根系。地上莖呈菱形,有毛。初生葉為單葉,全緣。隨植株的生長,逐漸形成奇數不相等的羽狀複葉。小葉常大小相間,長10-20厘米;葉柄長約2.5-5厘米;小葉,6-8對,卵形至長圓形,最大者長可達6厘米,寬達3.2厘米,最小者長寬均不及1厘米,先端尖,基部稍不相等,全緣,兩面均被白色疏柔毛,側脈每邊6-7條,先端略彎,小葉柄長約1-8,毫米。
傘房花序頂生,後側生,花白色或藍紫色;萼鐘形,直徑約1厘米,外面被疏柔毛,5裂,裂片披針形,先端長漸尖;花冠輻狀,直徑約2.5-3厘米,花冠筒隱於萼內,長約2毫米,冠檐長約1.5厘米,裂片5,三角形,長約5毫米;雄蕊長約6毫米,花藥長為花絲長度的5倍;子房卵圓形,無毛,花柱長約8毫米,柱頭頭狀。
二是以石膏粉為凝固劑,多見於南方,稱為南豆腐,含水量較北豆腐多,可達90%左右,鬆軟;
馬鈴薯圓球狀,光滑,棕色或紫褐色,直徑約1.5厘米。種子腎形,黃色。花期夏季。
品種分類
彩色馬鈴薯有紫色、紅色、黑色、黃色馬鈴薯,七彩馬鈴薯等。彩色馬鈴薯還可作為特色食品開發。由於本身含有抗氧化成分,因此經高溫油炸後彩薯片仍保持着天然顏色。另外,紫色馬鈴薯對光不敏感,油炸薯片可長時間保持原色。
中國已培育出以紫色、紅色為主的彩色優質馬鈴薯,將紫、紅色馬鈴薯老品種與優良高產馬鈴薯品種雜交,改良篩選出100多份不同品系的彩色馬鈴薯。與老品種相比,改良後彩色馬鈴薯芽眼小,外觀好看,抗病性強,畝產可達到1000至1500公斤。該研發中心還準備培育藍色馬鈴薯品種。
據農業專家初步分析,黑色馬鈴薯之所以呈現黑紫色,是因為其含有大量的花青素,而花青素具有抗衰老作用。同時,還具有主稈發達、分枝少、生長勢強、抗病性強的特點,畝產達1500公斤,比普通馬鈴薯品種增產20%左右。同時,由於該品種抗病性的提高,在生產中大大降低了農藥的使用劑量,有利於生產出無污染、無公害的綠色食品。
營養功效
一般新鮮馬鈴薯中所含成分:澱粉9~20%,蛋白質1.5~2.3%,脂肪0.1~1.1%,粗纖維0.6~0.8%。100g馬鈴薯中所含的營養成分:能量318千焦,鈣5~8mg,磷15~40mg,鐵0.4mg~0.8mg,鉀200~340mg,碘0.8~1.2,胡蘿蔔素12~30mg,硫胺素0.03~0.08mg,核黃素0.01~0.04mg,尼克酸0.4~1.1mg 。
馬鈴薯塊莖含有大量的澱粉。澱粉是食用馬鈴薯的主要能量來源。-一般早熟種馬鈴薯含有11%~14%的澱粉,中晚熟種含有14%~20%的澱粉,高澱粉品種的塊莖可達25%以上。塊莖還含有葡萄糖、果糖和蔗糖等。
馬鈴薯塊莖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。食用馬鈴薯有益於健康與維生素的作用是分不開的。特別是維生素C可防止壞血病,刺激造血機能等,在日常吃的大米、白面中是沒有的,而馬鈴薯可提供大量的維生素c。塊莖中還含有維生素A(胡蘿蔔素)、維生素B1,(硫胺素)、維生素B2(核黃素)、維生素pp(煙酸)、維生素E(生育酚)、維生素B3(泛酸)、維生素B6(吡哆醇)、維生素M(葉酸)和生物素H等,對人體健康都是有益的。此外,塊莖中的無機鹽如鈣、磷、鐵、鉀、鈉、鋅,錳等,也是對人的健康和幼兒發育成長不可缺少的元素。
功能
1.可以用來主治胃痛、痄肋、癰腫、濕疹、燙傷,是和胃健中藥和解毒消腫藥,性平味甘。
2.中醫認為馬鈴薯「性平味甘無毒,能健脾和胃,益氣調中,緩急止痛,通利大便。對脾胃虛弱、消化不良、腸胃不和、脘腹作痛、大便不暢的患者效果顯著」。現代研究證明,馬鈴薯對調解消化不良有特效,是胃病和心臟病患者的良藥及優質保健品。 馬鈴薯富有營養,是抗衰老的食物之一。
3.新膳食指南建議,每人周應食薯類5次左右,每次入50克-100克。每100克馬鈴薯含鉀高達300毫克,是20多種經常食用的蔬菜水果中含鉀最多的。日本一個研究發現,每周吃5~6個馬鈴薯,可使中風幾率下降40%。
4.據國外研究顯示,馬鈴薯中含有的抗菌成分有助預防胃潰瘍,它不僅有抗菌效果功效,同時不會造成抗藥性。